首页 > 智企 > 智能应用 > 正文

下水道“体检”机器人显身手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合肥在线     
1244

  10月15日夜间10时许,阜南路上车辆渐少,排水工人开始对蒙城路交叉口段道路下水道实施“体检”。

  对下水道实施“体检”的“医生”, 是一个“机器人”,这是合肥首次引进智能设备为排水系统“找毛病”。以智能系统代替人工井下作业,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功实现了排水管道检测的智能化变革。

  排水管道机器人在阜南路一处井下管道作业

  下水道内情况一目了然

  打开一个窨井盖,排水工人将一个机器人缓缓送入井口内给管道内部做“体检”。

  这个机器人约有小童车大,样子酷似电影《机器人总动员》的主角瓦力。为了使机器人能“看清楚”下水道里的情况,它的一对“眼睛”能发出灯光,长约150米的牵引缆绳,既能确保它在下水道里“巡视”足够的距离,还能确保它能被拉得回来。

  来自上海予通管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机器人被称为管道闭路电视检测系统(“CCTV”检测车),主要是通过闭路电视录像的形式,使用摄像设备进入排水管道,将影像数据传输至控制电脑后进行数据分析的检测。在下水道里,机器人可以在地面操作台的“指挥”下,进行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动作,它的带摄像头的“脑袋”还可以360度旋转。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机器人在井下活动,下水道内情况清晰显示在地面操作台的显示屏上,像素约相当于一部智能手机,连管道壁上的小裂缝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动储存“体检报告”

  据了解,机器人在下水道内拍摄到的影像资料,将被储存起来,通过对影像的分析,可以掌握下水道的“健康状况”,以在后期的“养护”中“对症下药”。

  拟建信息系统

  市排水办管网建设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合肥首次应用智能设备对排水系统进行集中检测。以往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力,既危险又不能全面掌握情况,不利于管网养护和维修。

  “以政府买服务的形式,合肥计划用3年时间,对市管约1300公里下水道进行全面智能‘体检’。”该负责人介绍,先期计划在阜南路、安庆路、含山路等约16公里道路上试点应用。

  据介绍,机器人检测除了能形成“诊断报告”外,其在下水道里拍摄到的影像资料还将被用作建立下水道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以前,哪个路段下水道出了问题,需要到档案管、设计院等找图纸,费时费力,还不直观。”该负责人表示,信息系统建成后,只需在系统调取,就能迅速掌握问题段下水道内的详细情况,便于展开处置。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机器人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