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媒体评述 > 正文

自行车智能互联有点悬?

2015年04月24日    来源:通信信息报     
30310
[导读]在“互联网+”大潮下,“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连传统的代步工具自行车也忽然站到了风口上。

  在“互联网+”大潮下,“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继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汽车后,连传统的代步工具自行车也忽然站到了风口上。乐视体育日前与飞鸽车业宣布共同推出智能自行车系列产品——“超级自行车”,除了基本的音乐、急救、定时、导航等功能外,还有物联社交、骑行数据、智能控制、智能防盗四大功能,第一款产品将于今年7月正式发售。

  争抢智能自行车“坐席”的企业不只乐视一家。去年年初,小米投资了一款骑行的应用“骑迹”,被外界认为是布局智能骑行的第一步。随后有消息称,小米将参与投资一个智能自行车项目,计划于今年面市,而就在近日小米投资国内平衡车公司纳恩博,挺进平衡车市场。而去年11月,百度发布了智能自行车DuBike,计划面向所有自行车厂商开放。在国外,号称全球首款真正意义的智能自行车“斑马智能自行车”已经在2015台北国际自行车展期间亮相。就连三星也在去年6月发布了一款智能自行车,带摄像头能连WiFi,与三星的智能手机实现联动。

  为什么自行车成为备受市场关注的“宠儿”?首先,自行车本身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日用产品。我国自行车拥有数亿辆保有量,市场空间巨大。其次,入行门槛低。相比无人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上,智能自行车进入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都要低很多,但利润一点不低。再次,自行车本身行业和产品多年以来并未得到科技化的提高,将智能硬件与其结合和嫁接的空间很大。而通过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产品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也是各方争相布局智能骑行的原因。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的大多智能骑行的产品基本停留在概念阶段,大都迟迟没有面市。不仅如此,从目前各家打造的智能自行车宣传来看,主要是将自行车与科技硬件结合联网,从而实现运动数据联网、健康指标监测等多种智能应用,功能大同小异。更为尴尬的是动辄价格千元以上的智能自行车对现有功能对专业级或发烧级骑友太鸡肋,对以代步为目的的普通人价位又太高。由此看来,目前智能自行车距离“市场”还有点远,未来智能自行车究竟能否替代传统产品,成为大众化产品,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自行车  智能互联  智能自行车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