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型機器人大賽
以科普交流為平臺,令兩岸四地的青少年相互瞭解,促進兩岸四地各級學校師生於教學及學習上之相互交流與觀摩,共融及和諧,從而促進海峽兩岸的合作及發展。提供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展示各自的科研成果,相互探討,共謀進步。全面貫徹與落實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的宗旨:開展陶行知教育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推進和發展教育公益事業。通過活動的舉辦,將有利於提升東莞常平鎮在海峽兩岸的創新形象,有利於推動東莞常平鎮製造裝備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深化“機器換人”的改革進程,有利於吸引和培養製造裝備領域的科技創新人才。
二、比賽主題
輪型機器人摸黑比賽
三、比賽場地
3.1 比賽場地如【圖1】所示,為一般的木板貼上大圖印刷(相紙加霧模)的表面,有一條約2 公分寬的黑色軌跡線。軌跡線上放置2 個純淨水瓶(圖上圓形綠色處;純淨水瓶的容量約0.6 公升,圓柱形,不裝瓶蓋,瓶口著地倒立,外表可能有貼產品標籤)。軌跡線上的紅點距離純淨水瓶約40 公分,由紅色電工膠帶貼成。場地木板的接合處可能有某種程度的不平坦,輪型機器人必須可以克服這樣的障礙。
3.2 本規則對場地所描述或注記的尺寸均為概略值,實際尺寸以比賽現場的為准。

四、名詞解釋
輪型機器人:是指通過預先設計的程式控制完成參賽任務的以輪式驅動的機器人。
五、比賽任務要求
5.1 參賽隊使用大賽規定的機器人套裝器材,設計製作一個自行執行程式控制要求的參賽機器人,從比賽指定的區域出發,在指定的60 秒時間由起點黑色軌跡線途中避開場內的障礙物而至終點的比賽任務。
5.2 凡參賽隊伍都要參加技術問辯、工程展示和工程交流,其內容和要求如下:
技術問辯的實施方式:
1)參賽隊員接受技術問辯前,應向裁判員提交一份參賽機器人的技術資料檔案。內容包括:參賽機器人創意、設計特點簡介、機器人製作所使用的器材清單、結構創意搭建照片、機器人運行的完整程式設計(程式設計可以使用圖形程式設計)等。以上資料將作為組委會對參賽隊參賽項目技術創意與技術研究評審的依據,並進行計分。
2)向評委介紹參賽機器人的個性特徵、技術創新點及機器人的研發過程等。
3)對參賽專案的機器人進行現場演示,回答裁判員提出的相關問題。
4)參賽隊員能夠解讀參賽專案的機器人的運行程式。
技術問辯的實施方式:
1)在指定的地方按照要求進行佈置展示。
2)每個參賽隊伍至少要提供兩個類似POP 的X 展架(每個POP 的面積尺寸為1.6 X0.6 米),對參賽學校的環境和人文情況、參賽機器人的設計特點、查閱的相關資料等做介紹,包括提倡使用“綠色環保”機器人及其零配件等。其中隊員要有良好的講解和溝通能力。
3)在賽前或賽後,所有的隊伍都要參加交流活動,交流的方式將採取多樣化。組委會將各參賽隊伍的資料公佈,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4)評價各參賽隊伍對科技、環保的理解和執行。
5)提倡各參賽隊伍對參賽機器人進行個性化設計,如增加特殊標誌等。
6)提倡各參賽隊伍對參賽隊員的服裝進行個性化設計,以全面培養隊員的綜合能力。
六、比賽器材使用要求
6.1 輪型機器人必須為自立型,不得以有線、無線射頻或紅外線遙控。
6.2 參賽隊伍必須使用下列任一條目所列的產品(不可混用不同條目所列的產品)所組成的作品才可參加比賽。

七、比賽規則
7.1 參賽隊伍於比賽前由各隊選手(或選手代表)抽籤決定出賽次序及紅藍方。
7.2 每隊限一名操控手下場操控輪型機器人。
7.3 比賽開始前,所有參賽的輪型機器人均須置放於大會指定的區域,輪到下場比賽的隊伍,操控手須在裁判示意下拿取自己的輪型機器人下場比賽。
7.4 比賽時每次一個輪型機器人下場比賽,先就位於起點處,當裁判發出哨聲後,操控手即可啟動輪型機器人沿著黑色軌跡線向終點方向行走。
7.5 輪型機器人行走到純淨水瓶前方時,必須繞過純淨水瓶,並在紅點之前行走在黑色軌跡上(即車體的正投影必須有一部分在軌跡線上),否則視為脫離黑色軌跡線。
7.6 輪型機器人在比賽時,除了要避開純淨水瓶外,不能脫離黑色軌跡線行走(即車體的正投影全部不覆蓋在軌跡線上)。輪型機器人脫離黑色軌跡線或撞倒純淨水瓶時,以當時的位置計算比賽成績。
7.7 比賽成績以輪型機器人走完全程的時間為計算標準,時間越短者成績越高。走完全程的時間以60 秒為限。無法走完全程者(包含因撞倒純淨水瓶或脫離軌跡線而退場者),以該輪型機器人的行走的距離為計算標準,距離越遠者成績越高。
7.8 錄取名次以走完全程者先錄取。遇有無法排定先後名次之隊伍,則該批隊伍加場比賽,直到可決定先後名次為止。
7.9 本項比賽分數個時段舉行數場,舉辦場數依參賽隊數多寡決定,於比賽日期前約二周公佈於承辦單位
網站。每場各參賽隊伍依序下場比賽一次,並排列名次。比賽總成績以各隊各場的平均名次依序排列。
7.10 比賽開始後,選手不得再對輪型機器人所有的元件進行調整或置換(含程式、電池及電路板等),也不得要求暫停。
7.11 比賽場所的照明、溫度、濕度…者等,均為普通的環境程度,參賽隊伍不得要求作任何改變。
八、具體比賽規則
8.1 預賽規則
輪型機器人摸黑比賽時間為60 秒,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不得叫暫停。
8.2 預賽計分方法
1)每場比賽結束後,每個隊的得分按以下各項累計,並按得分多少確定勝負。
2)預賽中的資格分與計分:資格分是隊伍排名的首要標準。在一場預賽中,獲勝隊得2 分;平局雙方將各得1 分;失敗的一方或因參賽隊在比賽中違規,被取消該場比賽資格者,資格分為0 分。
3)預賽中的排名分與計分:排名分是隊伍排序的第二標準。每場比賽的排名分,等於獲勝隊的得分。平局情況下,兩個隊獲得同樣的排名分(等於平局分數)。在比賽中如果一個隊伍被取消該場比賽資格,得0 分。
4)在預賽中,如果參賽隊在開賽前,超過規則中規定的時間,沒有任何成員來到比賽位置參加比賽,則被判做“棄權”,資格分為0 分,排名分為0 分;另外一個隊獲得資格分為2 分,排名分為10 分。
5)預賽最終成績為機器人比賽得分。

8.3 決賽規則
1)決賽的賽程將根據以下的圖示進行:

2)比賽前,各隊將獲得1 小時的時間研究戰術,修改、調試機器人,測試場地,進行賽前準備。
3)在決賽中,任何平局都將重賽,直到有一支聯隊獲得兩次勝利為止(三局二勝制)。勝利隊伍將晉級下輪比賽。
4)比賽計分方法:
a.在決賽中,參賽隊不再統計資格分,只分勝、失敗或平局。
b.在決賽中,參賽隊不再進行技術問辯、工程展示及交流。
5)通過上述的比賽產生冠、亞軍。季軍的爭奪賽將發生在1/4 決賽中失利的兩個隊伍間,首先獲得兩次勝利的隊伍為季軍。
九、其他
8.1 比賽期間,凡是規則中沒有說明的事項由比賽裁判委員會決定。
8.2 對於本規則沒有規定的行為,裁判有權做出裁決。在有爭議的情況下,裁判的裁決是最終裁決。
8.3 對規則的發佈及任何修改將由大賽組委會發佈,網址:
http://www.ciiip.com/
http://www.asianroboticsleague.org/
http://www.nqu.edu.tw/
http://www.bds-tech.com/
8.4 網上報名:http://www.nqu.edu.tw/
http://www.bds-tech.com/robot/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