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并进行总体部署。
一、研报要点
1、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并进行总体部署。
2、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3、作为中国创业创新成长性企业的摇篮,在新三板挂牌的人工智能类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梳理发现,计算机视觉、服务机器人、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是创业最火热的领域。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可以预计,随着规划的出台,将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投资。那么这份《规划》中有哪些内容值得大家关注,以及市场上有哪些相关企业可以重点挖掘的呢。
显然,按照《规划》,13年后的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将达10万亿元。面对这么大的市场,身处其中的公司必然“水涨船高”。
二、新三板人工智能企业分析
根据《规划》,大力发展智能企业是重要任务之一。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作为中国创业创新成长性企业的摇篮,在新三板挂牌的人工智能类公司迎来新的市场关注。
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梳理发现,计算机视觉、服务机器人、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是创业最火热的领域。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中,处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公司最多,高达35家,其次为服务机器人、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分别有33、18家;而智能医疗、智能驾驶、机器学习等也是相比比较热门的领域之一。
从获投金额来看,国内获投最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计算机视觉。从36氪数据显示,我国2015-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获投最多的领域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均超过15亿元人民币。
1、语音识别技术厂商对比
语音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里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
根据《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年,我国智能语音市场增速达到41%,规模为40.3亿元,预计2017年可达100.7亿元规模。从全球范围看,2015年智能语音市场规模达6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2%,预计2017年可达105亿美元。
目前,科大讯飞、百度是我国智能语音的龙头,新三板企业智臻智能、捷通华声和创业公司云知声、聚熵科技为排名靠前的公司。
对比语音识别知名厂商市值来看,在亿级的用户量级中,新三板企业智臻智能市值较低,潜力正待爆发,而科大讯飞、云知声均已获多轮融资,市值暴涨。
2、计算机视觉技术厂商对比
计算机视觉系统主要解决物体识别、物体形状和方位确认以及物体运动判断这三个问题,让机器能够代替人眼,看得见看得懂。
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应用到安防、金融、硬件、营销、驾驶、医疗等领域,目前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水平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广泛的商业化渠道和技术基础是其成为最热门领域的主要原因。
从细分领域,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分为生物特征识别、光学字符识别、物体与场景识别。其中,生物特征识别工业化程度高,广泛应用于安防和考勤。
在物体和场景识别方面,也包括视频图像识别,由于识别的物体种类繁杂,技术成熟度较低。而光学字符识别,则已经被研究得很透彻。
中国A股中处于视觉识别领域的公司主要分布在生物识别领域,个别细分专注于人脸识别。新三板视觉识别厂商企业中,营收和净利规模能与A股上市企业对比的有海鑫科金、奔凯安全、文达通,而3家企业市值均未过20亿元,与A股营收相似规模的企业有着显著的估值差。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正在不断获得突破,产业链正在不断得到完善,市场的持续增长也给予了投资者各种布局的机会。新三板在线总结了技术、应用、机器人三个方面的机会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