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需 > 智能装备 > 正文

智能手机快速普及 手机市场安全状况堪忧

2013年07月26日    来源:环球网科技     
1248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手机就像毒品一样,让使用者产生高度精神依赖,一旦离开片刻,就会产生严重的阶段反应。上一次获此殊荣的是互联网。在人类历史上,几乎再没有一种发明能够在十几年间彻底改变60亿人的行为方式,随后再用另一种形态的自我颠覆彻底改变其中10亿人的生活。

  一年中,有几天是彻底离开手机的?是否患上低电量恐惧症?是不是频繁解锁手机,却不知道干什么?是不是安装了几乎所有能看到的应用却将大部分束之高阁?

  家长在恐惧只能手机毒害青少年;

  中年人哀叹子女回家只顾摆弄手机;

  老年人被告知不要发短信打电话,要学会发微信;

  几乎所有人都在寻找WIFI;

  没有人在地铁里抬起头……

  于是只用了三五年的时间,手机就成为了能够影响到最多人的一个信息源头,作为一个信息中转工具和娱乐工具的形象,正在不断让沟通工具的形象淡化。

  而智能手机又如同一枚硬币:它极速地降低人们的信息交换成本,电子商务、手机支付、LBS、联系人云备份、手机预订机票酒店等在内的商务应用不断成熟;它也极速地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病毒而已。

  据易观最新发布的手机市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安卓平台手机用户达到3.05亿,其中在2013年第二季度感染手机病毒的用户达到1.8亿人次,达到了总用户数量的59%。在这些病毒中,资费消耗类病毒以43.2%的比例“秒杀”隐私窃取类、诱骗欺诈类、恶意扣费类、系统破坏类病毒。简单计算一下,仅在2013年第二季度,就有2620万用户因手机病毒而遭受了真金白银的损失。

  2012Q1-2013Q2 Android平台共截获手机病毒包样本总量45.6万。手机病毒产业在2012Q2大规模爆发,环比增长率达到442.9%,随后总量呈持续上涨趋势,环比增长速度趋于平稳。2013Q1截获病毒包9.3万个,同比增长1228.6%;2013Q2截获病毒包20.4万个,同比增长436.8%。较之于2012年,2013上半年病毒总量剧增,共截获病毒包29.7万个,是2012年总量的近1.9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病毒产业链的日渐成熟,预计病毒总量仍将继续增长,并向多平台,多系统蔓延。

  2013年上半年吸费病毒总量达到106122个,并呈现出持续递增的趋势。4月份新增吸费病毒14558个,环比增长率下降至3.2%,病毒增长速度放缓。6月份,手机吸费病毒出现剧增,达41443个,环比增长率达143.7%。2013Q1新增吸费病毒14558个,2013Q2新增吸费病毒73006个,环比增长120.4%。吸费类病毒仍旧是困扰用户的主要病毒类型,总量将继续大幅度增长。

  然而绝大多数用户对此茫然不知,即便是遭遇了损失也没有觉察。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用户最关注的四项安全问题从高到低分别是系统速度减慢、手机恶意扣费、手机中毒、隐私泄露。也就是说,安全风险最低的“系统速度减慢”在用户看来其危害反而要超过恶意扣费风险。这种无知、无为的态度恰恰给了大量病毒生存繁衍的可乘之机。

  与客户层面的漠然相比,由黑客、小论坛及分发平台、刷机者等等各方构成的黑色产业链却因利益的存在而格外积极。

  2013年Q2 android 平台手机恶意软件传播途径中,第三方应用商店和手机论坛分别以23.6%,21.1%的比重成为恶意软件的主要传播方式,其次为ROM内置,软件捆绑,二维码和网盘传播,比重依次为14.9%,13.0%,7.7%,7.0%。其中,刷机行为以及水货手机不正规的内置软件使得ROM内置成为主要的恶意软件传播方式之一。二维码则由于其较强的隐蔽性,已经成为恶意软件传播新的发展趋势,比重持续提高。其他包括蓝牙,微博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占比达12.7%。

实际上,整条产业链经过PC时代的“磨砺”已经能够快速适应智能手机的变化,对漏洞的敏锐远超谷歌及大量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他们往往会第一时间发现漏洞、制定攻击策略、寻找到最简单可行获取利益的方法,并将病毒伪装成难以察觉的形态,通过网络快速渗透下去,在被封止之前最大限度地攻击尽可能多的用户。

  如果说PC端的杀毒软件重点在“杀”,那么智能终端上的杀毒软件重点则在“管”。也就是说在病毒威胁不断趋于激烈的局面下,安卓平台的安全防护软件大多在“隔靴搔痒”。厂商热衷于提供浅层的、可直接感知的、简单的功能和服务来笼络用户,继而在用户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商业系统。这更像是对用户的一种欺骗——厂商拿捏的正是用户对智能手机病毒的一无所知。

  然而,搜索巨头百度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却在透露出一丝不同的味道。

  业界传说,百度这三板斧(百度安全管家、百度杀毒、百度卫士)瞄准的是360的三款安全产品,笔者这里不想讨论企业竞争行为,只想从产品端来聚焦这三款产品。

  百度杀毒已经推出了V1.0正式版,几乎颠覆了此前由360所制定的功能界面规则,极简风格UI很容易获取用户的好感,功能也十分简约,这由其喊出的口号不骚扰、不胁迫、不窃取可见端倪。

  百度卫士的口号是“简单可依赖”,目前还处于beta版测试阶段,但经过笔者试用发现,其界面与百度杀毒十分相似,同样走简洁路线,大量的功能做到了极致简化,用户往往只需点击一次即可。

  而在手机端,百度安全管家经历了几次迭代更新,势必将会承担起帮助用户抵御威胁的重要使命。这款应用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拥有了不俗的先天优势:如享誉北美的TrustGo杀毒引擎、云查杀技术实力、充足的技术和资源支持等。

  自推出后,百度安全管家就带着“防吸费”的主攻武器开始了后来者的加速跑。不但产品迭代升级速度很快,在功能的完善和bug的修复上也有着小公司一般的灵活和高效。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推荐产品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