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咨询 > 智慧医疗 > 正文

Artefact Dialog智能医疗设备3个值得可穿戴设备设计师借鉴的优点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安珀网     
1298

设计师经常说要做“好”的,Artefact真的做到了。在打造优雅的机顶盒和移动UI之间,这个西雅图工作室致力于确实能够挽救生命的治疗保健概念。其最新的产品是Dialog,一个专门为癫痫治疗设计的可穿戴平台。

仅在美国就有三百万人深受癫痫病的折磨。当前的癫痫解决方案大致分为两类:能够检测抽搐和提醒家庭成员的可穿戴传感器,以及病人用于记录心情和药物等日常数据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日志。

Dialog以一种更智能的方式来完成这两类事情。这款可穿戴设备的组件包括一个e-ink电子墨水屏和一组传感器。它是直接贴在皮肤上的,就像一张贴纸。Dialog可以和智能手机应用以及云工具通讯。这个云工具负责收集数据供病人和医护人员使用。总的说来,它的目标就是利用即将到来的传感器浪潮,这些传感器价格实惠、功能强大,可以给予病人力量,还能确保病人可以在发病时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

Dialog全面考虑到了癫痫患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它的概念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关于可穿戴计算的新鲜想法,有一些见解值得我们注意。例如,我们正往一类可穿戴设备的方向探索,比起配备短信通知功能的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更能使我们感到兴奋。

关于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大问题是我们将会如何输入数据。一个饼干大小的屏幕并没有多少空间留给多点触控。避免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给予设备更好的环境感应能力。设备自带的传感器能够收集的数据越多,我们需要明确告诉设备的就越少。

Dialog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了这种方法。安装在底部的传感器可以追踪水合作用、体温、脉搏和其他重要的人体生理数据,从而推测用户可能在什么时候发病,或许还能弄明白如何才能防止发病。

但是,Artefact不想用户和Dialog之间的互动是完全被动的。事实上,设计师认为在患者和设备之间建立一个积极的互动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Dialog还设立了一些人机互动的功能,病人可以通过这些互动输入数据。在设备上一个简单的向上划动或向下划动可以记录下病人在一天内某个时刻的心情。双击则意味着出现了一个发病先兆,或者感觉快要发病了。发病的时候,病人只需用整只手抓住设备,就能激活压力传感器,触发求助电话。负责带领这个项目的Artefact设计师Matthew Jordan称这种类型的互动为“轻量级日志”(lightweight logging)。一个更为简单方便的日志记录方式,每天记录数次。

我们需要更适合可穿戴设备的轻量级新互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解。而思考这些互动可以用来干些什么也是同等重要的。在Dialog那里,表示心情的简单的一个划动动作的完成相当于添加了一个数据点,而这个数据点是传感器永远也不能收集的。项目的首席工业设计师Benoit Collette解释说:“没有人类情感,剩下的数据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些情感数据只有你才能告诉系统。”换句话说,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先弄明白一款可穿戴设备真正需要从穿戴者那里直接听到的是什么,然后搞清楚怎样和设备交流才能做到尽可能地毫不费力。

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这个酝酿已久的量化自我运动还没有达到高潮。大多数人不想用晚上的时间记录数据。

但是,Dialog收集数据的方式更精细,也更适合主流。就像今天的Fitbit和FuelBand,Dialog采用传感器自动收集数据。(通过集合即将到来的直接贴在皮肤上的传感器,Dialog许诺收集更全面、更有启迪作用的数据。)

Dialog同时也结合用户发送的数据点对这些数据进行校对分析。通过Dialog的云平台,病人可以看到药物、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以及像光强度这样的环境因素如何匹配自我报告的压力水平或者情绪波动。Jordan说:“当我们把这些数据流放在一起考虑时,这些数据流能够降低病人的惊厥阈值。”

关键就是把这些数据流放在一起考虑。通过这种相互对照,你不仅能够知道你的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还可以知道那些身体内部活动如何影响你的感觉。它收集的是咖啡因的摄入量如何影响你工作时的机敏度和效率;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是如何和你的幸福感相关联的。换句话说,它给量化本身添加了定性层。这正是大众感兴趣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没有慢性疾病,也没有参加马拉松的训练,那么你可能没有多大兴趣去研读各种图表。这正是为什么耐克开发了简单的、一眼便能看到的活动追踪度量标准FuelPoint。

那种类型的专用设备是处理数据疲劳的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找出可以为我们分析数据的软件。Artefact也把这样的软件内置到其假设的云平台。通过从多种数据流中找出模式并留意这些模式何时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早期的提醒功能可以告知病人什么时候一个突然的发作可能会悄然而至。

显然,这个例子是针对癫痫病的,但是它的主要概念和我们的一个想法是如出一辙的。我们一直期盼可穿戴设备不仅能够告诉我们我们做了什么,还能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做什么。

目前在可穿戴这个话题上谈论最多的就是时尚的重要性。按照这种思考模式,如果这些设备想要获得成功,它们需要像我们其他的饰品那样时尚。但是,从Dialog的情况看来,Artefact的目标是创建更贴近身体的可穿戴设备。

Collette说:“我们想要创建新生代电子产品,不仅仅是可穿戴的,它更多的是你及你的身体状况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试图创建类似第二层皮肤的设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贴片设计是出于性能的考虑,传感器越接近皮肤,它们追踪的生物特征数据就越可靠。

人们希望这类设备是分立式的,设计师对这种情感需求也很敏感。人们不会因拥有智能手机而感到羞耻,但如果可穿戴设备确实需要细分到更专门的解决方案,人们可能想要隐藏他们碰巧正在使用的设备。

出于这种考虑,设计师在设计Dialog时做出了灵活处理——这款设备可以隐藏在手环内或者直接贴在身上。Misfit Shine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这就很好地提醒了我们:下一代的设备——不管它们应用在哪个地方——不见得就必须是地位的象征或时尚的宣言。当然,在未来的某一天,社会可能开始喜欢这个主意:人们在公共场所戴着像谷歌眼镜那样的头戴式显示器。但也有可能不会。毕竟,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仍然趋向于讨厌戴着蓝牙头戴式设备的家伙。

[责任编辑:Robot]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智能医疗,智能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