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鹤皋,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曾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参加2013中国先进机器人技术交流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接受了本报专访。
记者:常州把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有哪些机遇?
蔡鹤皋:现在,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市场有了爆发式增长,估计到今年年底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可能达到10万台。中国机器人产业大发展时代已经到了。
以前,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生产手段基本靠廉价劳动力。这几年,一方面处在经济大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适龄劳动力数量也有所下降。这逼着企业只能走两条路,一条是到国外建厂,找更便宜的劳动力,另一条就是企业转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生产。
记者:您对常州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蔡鹤皋:常州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建立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如铭赛机器人公司发展就很快,现在盖起了科技大厦,扩大了生产规模。常州更有条件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目前,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国际上,有些领域机器人的应用还是空白,如水下机器人、采矿机器人等,只要我们努力抢占制高点,就能走在世界的前面。
记者:普通百姓更关注民用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何时能像汽车一样进入千家万户?
蔡鹤皋:其实机器人发展到现在,除了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作业以外,另一个很大的领域就是服务机器人,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社会服务机器人。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机器人最终会进入家庭,就像个人电脑一样家家都有。但我个人认为,这可能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服务机器人的设计和维修要比工业机器人复杂得多。第一,我们要考虑机器人的安全操作性,不能伤人;第二,要考虑廉价性,不能让人觉得贵而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