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是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四川省经信委重大装备与机械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上中游基本都被跨国公司把控,国内95%的企业都集中在下游,而四川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除了豪特机器人公司做中游本体外,其他企业做的都是下游产品。
我们来看看环龙智能公司,他们的模式是从德国库卡公司采购机器人本体,然后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赋予它新的东西,“我们做的事情,是教会机器人如何工作。”环龙智能运营总监梁祥义说,采购回来的机器人,严格说还不是“人”,是不会做任何事情的机器。他们根据厂家的要求和生产线的需要进行设计、研发,集成为能够焊接或者打孔的机器人。“对比上游的高技术含量,下游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利润高,因为集成商可以收取方案设计费、服务费。”
在国内,重庆有两江机器人产业园,成立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发展机器人产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要打造“机器人之都”。上海更是国际机器人巨头云集之地,全球四大机器人产业巨头: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日本发那科,都将在此设立中国总部。
省经信委重装处工作人员认为,四川在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方面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科研单位比较少,没有掌握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