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承办的 “2014中国智能产品十大系列评选”活动即将启动,这将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智能”秀,堪称智能领域的“奥斯卡”。据了解,全国智能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智能化生产研发企业均云集于此,展示技术精品、把脉产品“智商”、聚焦产业方向、巅峰对话未来,把一年一度的“智能产品评选”活动打造成为智能领域的“风向标”和“指南针”。5月6日,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走近该活动的顶层设计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韩力群教授,带您一同解读最新进展。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为什么要举办“2014中国智能产品十大系列评选”活动,具体意义有哪几方面?
韩力群:首先,人们目前对智能产品认识不够清晰,通过智能产品的评选能给大家带来更直观的认识;其次,目前社会正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及产品都有升级换代、增加附加值的需求,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为企业指出一个明确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最近从媒体上注意到,从2006年至今您都在呼吁为我国智能产品制定标准,请您谈谈标准的定制有哪些具体举措?
韩力群:目前我国不少的智能产品存在标准缺失的现象,现在智能家电有一个标准叫《智能家电技术通则》,是第一个智能产品方面的标准,其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目前,我们又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组织全国专家组制定了智能产品通则,这是智能产品领域仅有的一个标准,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智能产品的标准分级分类,科学判定和区分所研制生产的产品是否具有智能水平。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当前,国家战略正加快推动“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我们很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对自动化与智能化两者的转型融合存在很多疑惑,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区别有哪些?
韩力群:自动化、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智能化是更高端的发展方向;自动化的核心是自动,而智能化的核心是自主。比如一个自动化装置,无论环境是否变化,均会按照程序设置的指令自动运行;但具有自主能力的装置,它必须有一定感知环境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决策能力等,而运行方式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自动化与智能化存在的差异。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也很想知道,目前我国在智能化引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瓶颈?
韩力群: 第一,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思想瓶颈,一些企业对智能的认识不清晰,经常会把“智能”二字附加到自己的产品上,在宣传上误导了广大消费者;第二,产品创新上存在技术瓶颈,部分企业的智能技术还并不成熟,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用技术再应用到产品当中,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第三,产业化发展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政、产、学、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才刚刚起步,未来智能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都亟待加强。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您对中国智能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哪些期待?
韩力群:希望智能化产业在发展进程中步子更快一些,跟国外经济、技术强国的差距缩的更小一些;尤其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希望能够更超前,从而实现由过去的跟踪转变到引领的发展方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