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消息 > 正文

北京智能养老服务将进社区 家中水电异常能报警

2014年05月07日    来源:中国日报     
1409

  家中水、电、燃气异常时能报警的安全智能监控系统,详细记录分析睡眠状况并可紧急报警的睡眠监测带,远程监控血压、心率的心电频谱血压仪……很快,这些智能化服务产品,将通过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街道和社区的智能化平台“聚集”,老年人能根据自身需求,“私人订制”智能养老服务。

  在羊坊店街道茂林居社区,74岁的独居老人黄老太家的厨房里,最近多了个小巧的传感器,能监测家中的燃气、水、电使用情况以及烟雾情况,一旦异常就会发出报警音,并通过“家庭网关”将报警信息上传至社区智能化平台,智能平台将向老人亲属和社区工作人员发送报警短信。

  这些智能化的新玩意儿还装进了社区的养老院和医疗机构。羊坊店街道有色金属设计院社区的养老院里,好几户老人的房间中装上了“睡眠监测带”。一条皮带宽窄的白色带子,不起眼地搭在床单下面,能详细记录老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深浅度、睡眠时的心率、环境噪音、光照强度等信息,并通过社区的智能化平台上传给羊坊店医院,由专业医生帮助老人分析睡眠质量。当老年人睡眠信息出现异常时,“睡眠监测带”将会报警,向医院紧急求助。

  “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幅度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关键。” 市科研院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刘建兵博士说。据他透露,由于终端设备成本高、 老年人不熟悉等原因,不少智能化养老服务产品一直难以进入社区。去年,市科研院启动“社区老年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及关键技术开发”重大项目,通过在社区建立一套智能化服务平台,利用专业知识和实验条件对社会上各类智能服务项目进行测试评估,并择优“打包”送进社区。

  同时,市科研院还协助开展服务体系规划,帮助社区组织当地的养老、医疗机构等提供服务支持。

  刘建兵他们开发的智能化社区老年服务平台还为老人建立了“简历”,详细记录不同老年人的姓名、年龄、饮食、健康、医疗、子女、居住状况、作息时间等详细信息,甚至还包括“上下楼有困难”、“不爱吃保姆做的饭”等生活细节也被记录其中。刘建兵他们将依据这一份份“简历”,对老年人的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类,提供符合老人需求的智能养老照料服务。

  为了帮助老年人熟悉这些智能产品,市科研院的研究人员在社区开辟固定场地,通过各种专业的社区健康促进活动,让老年人在娱乐中体验和了解高科技事物。目前市科研院已初步形成一套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解决方案,并已在本市部分街道、社区开始试行,但尚未进入商用阶段。

  今年下半年,这套可以“私人订制”的新颖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有望在海淀区羊坊店街道、西城区月坛街道、门头沟区大峪街道、东辛房街道及朝阳区的寸草春晖养老院推开。

[责任编辑:Robot]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