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消息 > 正文

智能手机产业链呈现IT化倾向

2014年05月10日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1275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提供的数据,虽然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略逊于去年第四季度,但相比去年同期还是增长了28.6%。与此同时,硬件和系统软件越来越像IT产业,手机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除了苹果和三星外,其他厂商的利润依然很少,这是否意味着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红海时代”呢?

产业链资源高度透明

现在的智能手机产业,看起来与十几年前的PC业很像。当年的电脑,中央处理器不是英特尔的就是AMD的,主板不是技嘉的就是华硕的,硬盘不是希捷的就是西数的,内存的情况也很类似,操作系统则是微软一家独大。PC的生产商其实就是将元器件按照不同价位段整合后贴上自己的品牌,买给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者。

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条也呈现出IT化的倾向,高通、联发科等几家芯片巨头牢牢把持着上游产业链,除了苹果独善其身,操作系统Android占据了绝对的份额,屏幕、电源、存储也集中在少数厂商手中,手机品牌厂商在硬件端只需根据自己的规模管理好供应链和产品质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业外观设计、决定用户体验的UI界面开发以及各种噱头的营销上。这种上游器件供应高度集中、产业分工精细化,很快将行业门槛快速拉低,产业链资源高度透明,智能手机在硬件和系统软件方面已无法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在品牌上没有溢价能力,那么零利润和负利润大量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中韩厂商集体崛起的背后

自从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之后,欧美除了“高大上”的苹果、前景不明的诺基亚,几乎就没有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了。亚洲企业集体爆发,成为安卓阵营的绝对主力,尤其是以中韩企业风头最劲。根据IDC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仍然毫无压力地稳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的首位;第二位仍然是苹果公司;中国的华为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由去年第一季度的4.3%提升至4.9%;联想位列第四,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第一季度的3.6%提升至4.6%;第五位则是另一家韩国厂商LG,占据4.4%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三星苹果之外市场份额在4%左右的阵营成为一股新的冲击力,这些企业在产业链控制能力、市场炒作能力、产品设计能力上不断向三星甚至苹果靠拢,向上在高端市场进攻,获取更多利润,向下在中低端市场挤压小厂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与2G手机和PC不同的是,这一批中韩厂商在智能手机产业上的实力已经形成而且不易撼动。PC市场方面,美国和日本厂商始终占据整机市场的支配权,包括戴尔、惠普、索尼等在内的企业一直拥有很强的实力。2G手机演变到最后甚至成了诺基亚和山寨机两极分化的格局。而在智能手机市场方面,虽然软硬件IT化进程中无法占据产业链源头的竞争优势,但中韩厂商在整机上的实力高于PC同行,另外智能手机相对复杂的系统直接把山寨厂商屏蔽在外。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硬件升级的动力依然会驱动产业继续前行,中间阵营会继续分化,部分厂商规模扩大并向第一阵营挺进,部分厂商会萎缩,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很多中小型公司有可能陆续退出这一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前不久出炉的中国手机行业运行状况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一季度手机上市新品607款,同比下滑9.5%。

除了苹果谁还在创新

3G手机换代大潮并不完全是由于通信技术升级因素形成的,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按键式手机向触屏式手机的过渡。不少专家提醒,4G换机的热情可能没有厂商想象的那么高。从现实情况看,在应用体验没有获得本质性提高的时候,多数人依然在沿用原来的3G智能机甚至直到用坏为止。由于软硬件的IT化弱化了功能上的差异性,不少消费者也发现,随便一款质量上说得过去的千元智能机也能满足绝大多数日常的需求,与动辄四五千元的明星机相比使用体验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苹果一直引领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应用的创新,新一代iPhone的蓝宝石概念也吊足了果粉的胃口。安卓阵营也不甘示弱,重要厂商的每一款手机似乎都被说成是划时代的产品,但是拿到手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创新。

也有不少初创性企业不断推出一些智能手机的创新理念,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应用和服务层面,真正奇特性的产品越来越罕见,或许未来几年智能手机产业会横向发展,除了网络速度越来越快、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屏幕越来越好、应用越来越丰富之外,融入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的一些元素,让智能手机作为个人信息枢纽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可预见的未来,IT化的分工会让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完善,同时市场会越来越成熟,毕竟移动互联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ZNJB]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