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智能电视在市场上大放异彩以来,智能化已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无论黑电企业还是白电企业,都在争相研发智能家电产品。一时间,似乎整个家电行业即将步入一个“无智能,不家电”的新时代。
近期,众多家电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家电。如今的智能家电市场可谓是红海,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纷纷步入其中。
有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八成家电企业发布了智能化转型战略,其中有转型意向的企业达到95%。
尽管国内多家家电巨头企业都在布局智能家电产品,也纷纷都在“叫好”,那么事实真如此好吗?
从市场的反响来看,似乎现在呈现的局面就是“叫好不叫座”。
奥维咨询助理总裁刘闯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我看来,之所以‘叫好不叫座’是因为这些智能电视的应用做得不够好,同时也没能够找到适用的场景。当前的智能家电生态圈也还没有看见。”
“现在的智能家电只处于宣传推广层面,是Smart read层面,而不是真正的应用层面。无论企业怎么去定义,当前的这种情况只能成为‘智能准备好了’,很多企业都没想清楚在相应场景中的应用怎么做。”
“‘叫好不叫座’,其中,叫好的是企业而不是消费者,不叫座就说明消费者不认可。”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消费者的认知教育还没有完成,第二则是当前的智能家电产品还不够成熟。
“目前所出现的产品均是转型中的试验品。刚开始推出的产品都是有问题的,企业的研发是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去完善后才能真正推出成熟的产品来。什么是智能产品?即:能够真正懂得用户需求的产品,然而目前的智能家电产品还不能做到这点的,这显然是与智能产品的本质背道而驰的。智能是聪明的产品,通过多道操作才能达到的产品还可以叫智能吗?”刘步尘如是说。
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任敏琪则表示,智能家电概念“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智能家电是未来家电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各界对这一点均不置疑;然而另一方面,智能家电尚处于萌芽阶段,核心技术还未成熟,而已经面市的一些智能家电产品价格过高,难以在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