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电信以向社会发布《信息化服务报告》的形式来纪念世界电信日与信息社会日。报告第三章“智慧中国与智慧网络”,详细地探讨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设智慧中国必须依靠智慧的网络来支撑。为此,记者采访了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钟义信教授,对智慧中国和智慧网络的联系作进一步的解读。
钟义信教授认为:尽管信息化早已被视为国家战略,感知中国、智慧中国的理念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国家和社会对于网络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因为不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还是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其本质问题都在于网络,没有网络做基础,没有一个发达的网络,智慧地球、智慧中国、智慧城市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钟义信介绍说,人们利用信息认识外部世界,通过对信息的各种各样的加工,产生策略和方法来改变和优化世界,无论任何人,活在世界上都是在做这两件事情--认识世界与优化世界,讲大了是一个世界,小了是一件事情。
钟义信向记者描述,人们通常利用感应设备如传感器、雷达等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将原始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如把信息分类,按照商业的、农业的、工业类、军事的,或按重要程度、按时间分类等等,有时还需要计算特征与参量,形成方便人们使用的信息。然后通过信息认知设备形成知识。人类最终目的是要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在这个目的的引导下,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可以产生一种改变世界、优化世界的策略。然而,策略本身不会发生作用,要把抽象的策略变成具体的行为,需要力量与动作来完成,于是通过控制器来执行策略,最终使外部事物发生改变。人类认识世界,优化世界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在这个信息模型之中。
钟义信进一步介绍,信息是指事物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是一种表面现象,而知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信息的高级产物。事实上策略也是一种信息,信息是事物本身产生的,策略是在人脑中产生的,信息是第一性,策略是第二性,知识从信息而来,是信息的高级产物,策略从知识而来,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是知识的高级产物,是信息的最高级产物。从信息到知识,到策略,再到行为,全部过程都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因此,信息网络成为人类改变世界的核心,并且这个网络还具有类人的智慧,被称之为“智慧网络”。
钟义信认为,依靠这样的“智慧网络”来建设智慧中国,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为按照这个模型来工作,改变外部事物的策略都是有道理的,有信息作根据,有知识作支持,有目的作指导,最终形成的策略就是智慧的策略。国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以及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就是要建一个智慧的信息网络。
目前,我国的网络主要有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广电网单向通信的特征决定了诸多业务无法实现,传统的公共互联网是建立在尽力而为的网络和单点化的网站服务器的基础之上的,难以想象在没有安全保障下的智慧中国后果会怎样。钟教授分析道,电信网能实现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任何方式自由通信,并保证传输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是智慧信息网络的基础结构,将传感器、测量仪器仪表、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等集成在电信网之上,就形成了智慧网络。
钟义信最后还强调,智慧网络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转型、民族的伟大复兴、13亿人民的福祉等等,作为网络的拥有者和合法运营者,为国家构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智慧网络,电信运营商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同时,智慧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与电信运营企业一起共同努力,增强社会发展的大局观和责任意识,为国家新一代网络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光明网记者 郑北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