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需 > 无人机 > 正文

中国对机器人需求增长分析

2014年06月17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1438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讯:受劳工成本上涨之扰的中国制造业正迈入“机器人”时代。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机器人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时期。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采购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且未来几年预计增速将超过30%以上。但数据也表明,虽然总体购买数额雄踞全球第一,但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仍在低位徘徊,这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机器人制造”的巨大潜力,也暗示了其与日本、韩国等国制造业的差距。

  《金融时报》分析称,“中国大举购买机器人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中国劳工成本上涨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加剧,迫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向机器人求助”。同时,还有分析称,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增长主要受大型跨国制造商的带动,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管理咨询机构Solidiance的研究表明,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业,该产业的机器人需求占全国的60%。瑞士abb、日本fanuc、德国kuka等全球机器人公司都已将大量资源投入中国市场,以追赶中国的快速自动化潮流。

  工业机器人正在中国制造业工厂展现出巨大活力。2011年,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宣称要用3年多时间建立一个“百万机器人军队”,以替代工人的重复性手动操作,破解用工成本等结构性难题。同样来自沿海地区的史陶比尔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其工业机器人订单量每年增长40%~50%。它们正是“用工难”催化工业机器人需求升温的一个又一个缩影。

  另外,数据也表明,中国机器人制造的份额仍偏低。中国国际贸学会名誉会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沈觉人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江浙一带的不少制造业企业已经选择 “机器人”代工,这是克服成本困扰等结构性问题的良方,此举也将助力企业在生产中融入更多创新因素。“但必须承认的是,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差距仍然较大。”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仅为23台/万人,韩国则为396台/万人。

  此外,中国四大机器人制造商联合市场份额只有5%。数据表明,日本仍是全球机器人制造的主导力量,6家日本公司出售给中国约一半的机器人。

  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机器人制造”的巨大潜力。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2013年,中国年机器人进口量平均增幅高达 36%。该报评价说,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正在步入黄金期,中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几年之后,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远超全球第二大、第三大市 场。来自上海巨石投资的数据报告也表明了中国“机器人制造”的前景可期。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市场需求持续升温,产品需求正呈现出大型化、成套化、集成化、数字化特点,行业解决方案等细分内容正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

[责任编辑:FL]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