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 > 智慧出品 > 出版著作 > 正文

高等人工智能原理:观念·方法·模型·理论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1507

  基本信息

  高等人工智能原理:观念·方法·模型·理论

  作  者:钟义信 著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01

  ISBN:9787030400116

  内容简介

  “高等人工智能”是作者积25年研究所获的首创性系统性学术成果,《高等人工智能原理:观念·方法·模型·理论》是这些成果的系统总结。它用新的模型、新的方法和新的原理使一直处于天下三分状态的人工智能理论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全面的实质性提升。

  前言

  当您拿起这本《高等人工智能原理》的时候,您(特别是比较熟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读者)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在现在提出“高等人工智能”的概念和阐述“高等人工智能”的原理呢?

  这正是作者希望在前言交代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人们应当怎样研究智能和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什么是高等人工智能?它与现行人工智能在科学观念、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系统模型、工作原理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本书要定名为“高等人工智能原理”?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是什么?与迄今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人工智能学术著作相比,本书与众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学术特色和可能的学术贡献是什么?

  (一)智能和人工智能含义的再理解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智能的奥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地形图上耸立着的三座高峰。攀上这些高峰,将可能更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体会智能科学技术研究的复杂与艰难,同时也可以领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智能是研究智能科学技术,特别是研究“高等人工智能理论”必须首先准确把握的基础概念。相信人人都会同意:如果在基础概念的理解上差之毫厘,那么,研究的结果就很有可能失之千里。这就是作者开宗明义一一应当对智能和人工智能含义进行“再理解”的原因。

  那么,什么是智能?

  《现代汉语词典》对智能的解释非常简明:智慧和能力。

  《韦氏大词典》的解释是“Capacityr undcrstandng and forther forms ofadaptiVc bChavir”(理解能力以及各种适应行为的能力)。

  《牛津词典》的解释则是“Power ofSecing,lerning,underStanding,andkn Wing”(观察、学习、理解和认识的能力)。

  显然,这些工具书对智能的释义都有道理,而且通俗易懂。然而,辞书是为广大非专业读者服务的,因此,不可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但是,智能概念是整个智能理论的基础,如果这么基础的概念都没有深刻定义,那么整个智能理论的研究就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局限。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这里给出两个不同层次而又互相密切关联的智能概念(也称为定义)。

  人类智能

  总地来说,人类智能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优化世界的能力。

  具体地说,人类智能就是人类为了追求不断改善生存发展条件这一永恒目的而凭借已有的先验知识去发现和定义所处环境中需要解决而且可能解决的问题,并预设求解的目标;在获得问题和目标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提取必要的专门知识’进而在目标引导下运用信息和专门知识来制订求解策略,并把策略转化成行为,从而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能力;在解决老问题之后又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目的是指永恒的战略追求,目标是指求解具体问题的具体追求,后者是前者的局部体现。先验知识是先前已经具备的综合知识。求解问题所必要的专门知识是指直接与问题和目标相关的具体知识,以及在先验知识不足以支持问题求解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所获取的新知识。它们是先验知识的子集。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人造机器所拥有的智能。

  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指针对人类设计者给定的问题、领域知识、目标等初始信息,机器提取求解问题所需要的专门知识,进而在目标引导下运用信息和专门知识制订求解策略,并把策略转化成行为,从而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能力。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求解问题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可以从领域知识中提取,但在领域知识不足以支持问题求解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取新的知识。

  不难看出,这里给出的两个智能概念与各词典所作的解释之间不存在矛盾,因为上述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概念显然都需要观察、学习、理解、认识和适应能力的支持。然而这两个概念却更为明确、更为深入,也更具有科学研究的可操作性:不仅阐明了两类智能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而且揭示了生成智能的科学途径,使它们不仅可望而且可及。这是科学研究特别期待的。

  概念表明,一方面,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两者是相通的,表现在两者都要通过获取信息、提取知识和在目标引导下制订策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原则的差别:人类具有自身的目的和一定的先验知识,因而在面对具体环境的时候能够自主发现和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预设求解问题的目标,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获取信息和提取知识创造性地制订策略解决问题;而机器则没有自身固有的目的和知识,因此机器本身不能自主地发现和定义问题及预设求解目标,它的问题、知识和目标都是人类设计者事先给定的,机器只能在人类给定的框架内解决问题;而且,由于人类所给定的“问题一领域知识一目标”不一定充分合理,机器解决问题的“创浩性”也会受到局限。

[责任编辑:FL]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