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盛泽镇行政服务局获悉,该局已成为全国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以“标准制定者”这一角色打响了盛泽智慧服务品牌。

盛泽行政服务大厅日常办公场景

窗口工作人员向办事群众提供申请材料
2012年1月,盛泽镇作为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试点之一,开启“强镇扩权”改革,盛泽镇行政服务局应运而生。作为全国首家正科级建制的镇级行政服务局,该局始终坚持行政服务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将ISO9001质量体系率先引入到行政审批领域。两年多来,“强镇扩权”带来的溢出和辐射效应明显,盛泽镇行政服务局累计办理30多万件,按时办结率100%,随机抽查服务对象满意率98.8%,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肯定,先后获得“苏州市行政服务工作创新集体”、“苏州市十佳青年文明号”、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事”等荣誉。荣誉背后,是一整套基于“智慧服务”的理念和内容体系在支撑。目前,盛泽行政“智慧服务”在成功进入苏州市服务业名牌产品行列的同时,其商标注册也已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受理。
盛泽镇党委副书记、行政服务局长孙广琦说,归纳起来,盛泽“智慧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信息化是整个社会行政服务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把盛泽智慧行政服务铸造成与具有千年历史沉淀的盛泽纺织产业比肩齐名的又一张享誉国内的靓丽名片!”
做“加法”文章
“云平台”打通“一站式”服务
打造“智慧服务”,盛泽首先在“加法”上做文章,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审管办分离”的要求,坚持“集中审批、集成服务、公开透明、高效便民”总原则,共梳理了159项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类事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开展自主审批服务,同时与各银行、工商等服务单位建立云平台,数据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明显拓展了行政服务功能。据统计,盛泽镇行政服务局累计代表镇人民政府完成自主审批达1.5万余件,日均办件30余件,共为盛泽企业和群众节约办事成本300余万元,节省时间成本1000多个工作日。
走进盛泽镇行政服务楼一楼大厅,迎面的电子显示大屏上就是“沟通零障碍、审批零差错、服务零距离”的宣传语,中、工、交、建四大行的ATM机都放在大厅醒目的位置,而一旁的书报架、自动饮料售卖机则让排队的市民更加安心地等候。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前来办理公积金和商业组合贷款的朱女士,她说自己已在盛泽工作、生活14年,前些年早就听说亲友办理相关手续的各种繁琐,今天带齐了材料前来办理,原先以为按照惯例没有四五趟跑不下来,谁知,这里三个窗口一个小时不到就为她“一条龙”办好了。而在出入境办理窗口,一个要去韩国的小伙子刚刚拍完证件照,没几分钟也敲到了章,可以直接等通知拿“本本”了。
目前,盛泽在综合运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已集中到行政服务大厅的所有事项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整合和简化,进一步优化调整窗口设置,根据功能相近原则,以企业设立、投资建设、公共服务为三条主线合理划分服务大厅区域,形成一楼集中医保、公积金、水务等民生类窗口、二楼以服务企业为主的工商、经济综合等窗口的格局,并且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
做“减法”文章
数据库分析把控产业投资方向
“加法”好做“减法”难。
在二楼“经济综合服务”窗口,记者看到有位前来咨询个体工商登记的市民。工作人员看了他的材料后,经过在电脑里查看系列后台数据库,经过短暂的分析比对后,建议他暂时放弃这个行业,因为数据显示,该行业目前属于“两高一低”项目,贸然闯进跟风存在风险,势必弊大于利,那位市民连连点头,说自己想得不够周到。
孙广琦认为,行政审批许可要为全镇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就必须以系统思维方式站位全局,不仅要在窗口上搞好服务,更要注重走出去搞调研、摸实情,预防审批信息失真,从源头上减少“两高一低”项目进入,依托部门会商,借助外脑资源,建立项目审批筛选机制。实践中,对于纳入限制目录的项目不予立项备案,对于发展前景好、投资体量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代办服务,充分发挥好审批许可服务对全镇产业提档升级的前置性支撑作用。同时,盛泽行政服务局在全镇各部门率先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事项名称、法律依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申请材料、收费标准”等进行统一规范、公开公示,推出窗口《一次性告知单》,使行政审批行为更加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
做“乘法”文章
效率提升插上“隐形的翅膀”
在企业服务大厅,记者见到了刚刚办完第二轮手续的吴江市虹胜宾馆有限公司的前期项目经理朱国方。他介绍,他们要办的是一家民营五星级酒店,第一阶段流程已顺利走完。牵涉到环保、规划、消防、建设等约10多个部门,原来以为手续繁琐,起码也要半年。巧在酒店筹办之初,正好遇上盛泽的行政服务改革,在审批科吴科长的协助下,牵头设计方、建设方等多个相关部门,采取集中办公与现场办公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为盛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项目开辟了一条办事审批的“绿色通道”。
审批科长小吴说,这个项目从接手到办结,她与团队充分发挥并联审批的优势,在整个过程中运用“绿色审批通道”,审核环节一个都不减少,把关更严,但效率大大提高,只花了4个月时间就帮他跑完了全部筹建流程,比原先预估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流程大大提速,目前已进入了装修阶段。
在“乘法”上做文章,追求的是单位时间的行政服务效率。效率效能的快速提高,靠的还是智慧服务体系这个“隐形的翅膀”。盛泽通过建立完善统筹协调、信息互通互动、全程代办陪办、跟踪督查等工作机制,为重点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快速办理,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2013年共有26个项目进入审批绿色通道服务环节,总投资额达115亿元,平均办结时间缩短了15天。
记者还了解到,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对涉及多个部门交叉办理的项目进行联审联办,共同营造流程最短、手续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
做“除法”文章
数据库“让大数据跑,少让百姓跑”
“除法”的核心是,充分利用集中审批优势,依托数据库、证照库、项目库,创新并联审批等方式,通过加速信息化推进流程再造,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少交一份材料,“让大数据跑,少让百姓跑”。
操作的关键是用好一张“网”。盛泽智慧审批服务系统抓住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充分利用集中审批优势,从网上受理、网上预审、网上监察入手,进而实现网上全程审批及相关跟踪服务。同时建立审批信息知识库,启动推进招投标平台系统,依托数据库、证照库、项目库,创新并联审批等方式,让市民少跑路。并同步推进门户网站、手机APP客户端建设,努力实现“让数据跑腿”,更好服务于政府、企业和群众。
“除法”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按照“一岗多能、一窗多责”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物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打造“铁军团队”。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依托“智慧服务大讲堂”平台,让每一位进入行政服务局的人员主动学习、自觉培训,多岗位适应,多业务娴熟,争当“聪明人”,为构建“精简、统一、效能”的盛泽行政服务格局夯实人才基础。
据介绍,行政服务大厅下一步将继续积极开展“自我比拼”、“自我亮剑”、“自我较劲”,“自我追逐”,争取用两年时间,围绕平台建设、运行机制、有效监管等方面,全面推进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同时,逐步推行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审批,铺设一条便企利民的“快车道”,构建一个符合经济发达镇实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服务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服务创新树标杆、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