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线聚焦 > 正文

封锡盛院士:未来机器人也许就是“人”

2014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1284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讯:“机器人是什么?机器人不是人,是机器,但应该当人看。未来,机器人也许就是‘人’。”28日,在2014年中国国际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台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的总设计师封锡盛如是说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医学上已经将人工物件放入人的身体内,以治疗人类的疾病。“响尾蛇之所以可以探测到红外线,是因为蛋白质。这给了我们启发,生物的传感器是存在的,那倒过来机器人的设计是不是也能采用生物部件?”封锡盛告诉记者,美国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研究,如“类生命机器人”。

  封锡盛介绍,在许多年前科学家就预测,2010年将出现第一代低级通用机器人,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智能相当于小爬虫。2015年将出现有机械手的实用型机器人,能够多台合作完成多种任务,其技能相当于青蛙。而2030年的第二代通用机器人,可能具有类似哺乳动物智能和识别能力有限的学习机制,在岔路口可以根据经验选择路径。

  以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切入口,它的到来也必将改变国际制造业的分工格局,这对于中国振兴装备制造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在题为《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高端制造业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要想在国际高端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克服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和培养领域内的创新人才等三方面困难。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机器人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