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消息 > 正文

智能“小管家”逼着你“抠门”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新华日报     
1068

  食堂浴室的“长流水”、通宵教室的“长明灯”……针对这些“小”浪费,江南大学依靠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管住这一难题,每年节约水电费300多万元,8年共节约2000多万元。

  “看,今天用了3.46度电,账户余额122元……”9日上午,住在桂园公寓8号楼301室的赵梦晓同学正通过手机查询宿舍用电情况。在江南大学,宿舍用电定额分配,超额需自掏腰包,每个学生都可在手机上安装“掌中能源服务”APP,实时了解宿舍用电量。

  “掌中能源服务”APP,只是该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一小部分。这套由江南大学自主开发、自主设计的系统,包含电能计量、供水计量、智能空调等多个监控子系统,综合应用网络、通信、信息等前沿技术,是学校节能型校园建设工作中的最大亮点。

  记者来到能源监管中心,打开电能计量系统,随机选择文浩科学馆213办公室,电量柱状图立即清晰呈现眼前:“9日10时42分,当日已用电9.05度。”江南大学能源管理科科长宋建强介绍,任何一间教室、办公室、宿舍的水电使用都能在平台上看到。该系统像一把“尺”,24小时准确记录,还能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浪费迹象并发布节能小贴士。

  能源监管系统还很“聪明”,空调开不开由它说了算。学校给教学楼的278台空调安装节能装置,并通过“智能空调平台”统一指挥。空调开启时间对应每间教室的课程表,并且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才开。打开平台,显示一教楼138台空调中有8台正在运行,204教室室温28.31摄氏度,没有低于26摄氏度的“警戒值”。

  “建设绿色校园需要每一个人参与,‘抠’住每一度电、每一滴水,从细节入手,培养大家的节约意识。”江南大学基建处副处长王强介绍,2004年,占地3125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江南大学新校区投入使用。随着师生人数增加、设备更新完善,能源消耗“水涨船高”,学校提出“建设低碳绿色校园”目标。

  该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水电管理办法》《水电费收取办法》等一系列宿管能源管理制度,实施“水电承包、计量收费”,“谁使用谁付钱、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学校还把水电能耗指标分配到每个部门、学院,实行严格管控。各单位能耗每季度公布一次,超出部分要自己买单,“逼”得大家省电省水。

  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还能发现“隐形”浪费。学生宿舍楼夜里12点至凌晨一般用水量极少,但有一次学校后勤部门通过监管平台发现,有幢宿舍楼连续两天夜间用水量达到10多吨,猜测供水管网出了问题。挖开地面一看,自来水果然正从已破损的管道里汩汩冒出。宋建强算了笔账,这处管道如果不及时发现修好,一个月漏水量将达5700多吨,学校将为此多付1.4万余元。

  通过“数字化”,原来能源管理过程中的“模糊”概念变成了清晰数据,校园节能实现了科学、高效。从2006年到2013年,江南大学学生数由2.6万增加到3.2万,空调数量从1600台增加到5321台、增长233%,而全校水电费支出仅增加13%。

  校园节能卓有成效,江南大学因此被环保部等国家四部委评为“全国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目前,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所高校复制,并为无锡市民中心、朝阳集团等单位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智能系统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