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咨询 > 人才培养 > 正文

南理工学子机器人大赛获佳绩

2014年10月17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1573
[导读]“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日前在合肥举行,全国185所高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包括舞蹈、探险、武术等各种项目,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获得特等奖。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讯:“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日前在合肥举行,全国185所高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包括舞蹈、探险、武术等各种项目,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获得特等奖。

  一个高个,一个矮个,两机器人在白色的道路上疾驶,道路纵横交错,在岔路口,它能快速准确选择道路;穿越险境达到景点后,它能马上敏捷地掉头……在近日举办的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的比赛现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学生们制作的这两款“身高”不同的机器人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据了解,这两款机器人名叫“探险游”,参加比赛时,拼的是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能力以及游景点的速度,要求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游历尽量多的景点并能成功回到出发地。想得高分,就要游历尽量多的景点和难度高的景点,但存在来不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家”的危险。比赛时,“探险游”的表现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一举夺得“I型(轻)机器人探险游”项目的亚军和“II型(轻)机器人探险游”项目的季军。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机器人上面布满了很多奇怪的“触角”——传感器,里面还插着许多电线和电路板。“正是这些具备不同功能的传感器、电路板,机器人才能识别路径,轻松自如地转弯、掉头,快速准确找到景点。”队员张庆昊告诉记者,机器人前后端的地面循迹电路板里装有16个灰度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发出白光照射到地面上,再接收从地面反射回来的光,再将这些信号传送到“大脑”——控制电路板,机器人就能按规定前行。另外,机器人的前后两端也装了4个碰撞传感器,当小车碰到景点时,传感器就会将信号传给控制电路板,完成掉头动作。

  据悉,机器人是南理工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师生们以往每年也都做机器人,但今年研发团队对两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了创新,使它们在运行过程中更稳定可靠,对环境的自主适应能力更强。

  吴益飞介绍,未来,他们还将对机器人进行面向实际应用的深度设计,比如用于野外危险作业环境的勘测机器人,针对疫情监测的机器人等。目前,一款可以用于智能药房的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在这个系统里,机器人可以把药取出来,像南京的一些药房已有应用”。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机器人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