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需 > 大数据 > 正文

阿里采用大数据模式助电商打假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1182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讯:12月18日,淘宝网发布了《2014淘宝联动警方打假报告》,2014年淘宝与公安机关展开了紧密的联合行动,截至12月12日,共破获18个集群案件,端掉200多个制售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报告还表示,将持续利用大数据协助执法机构彻底打击假货源头。

  而继《2014年淘宝联动警方打击假货报告》后,淘宝方面于12月19日又公布了《2014年淘宝联动知识产权局打假报告》。报告显示,自2010年起淘宝联手知识产权局已处理各类专利侵权投诉案件3000余件。淘宝在这份报告中表示,一方面坚决打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另一方面也在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数据优势,同知识产权局共同探索适合电子商务的打假维权模式。

  马云曾说,“互联网是打假最好的手段之一,电子商务本身不造假,而是辨别侵权行为的一面最好的镜子,阿里巴巴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资金投入方面上不封顶。”

  据悉,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阿里集团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已经超10亿元人民币。“只要社会中假货存在一天,阿里对打假的投入就永无上限。”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再次强调。

  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专家表示,假货是全社会性的问题,假货的源头在线下。今天对于假货的整治需要线上线下联合协同。通过多年的摸索,淘宝自身已经建立起一套监测、分析、打击假货的体系,并已逐步采取大数据模式,持续不断地与公安机关展开包括大数据等多方面的合作,联合打击线下制假源头、售假枢纽。

  “大数据打假系统在不断进化,随着数据的日益丰富,这个系统会变得越来越智慧。”阿里巴巴安全部资深总监倪良表示,通过对发退货、登录IP、商品文字、图片描述、消费者评价、权利人投诉甚至是社交媒体数据等16个维度和特征数据的提取和交叉分析,从中剥离出涉假信息。

  “要打击假货,更要锁定假货背后的人,不让他换个‘马甲’再出来。”倪良表示,淘宝开店实名制目前有18道审核程序,根据用户不同情况,额外要求用户以指定手势拍照或者手持当天的当地报纸拍照,“未来还将加入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技术。”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由于每一笔交易在技术上都有记录,每一个售假者的信息都有迹可循,这就意味着,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挖掘下,更多的制假、贩假行为第一次变得可统计、可系统呈现、可追溯。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大数据  阿里巴巴  打假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