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新品涌现,其中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鞋子、智能戒指等。但与可穿戴概念的火热形成反差的是,在消费者市场,始终没有出现粘性高、有爆发力的产品。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的Apple Watch除了价格让人诧异之外,其性能和各项指数表现也无太大惊喜感。国内外智能可穿戴设备现状如何?可穿戴设备如何在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领域落地?4月8日,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乐六平做客新华网,就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养老等话题发表自己看法。
可穿戴市场为何叫好不叫座?
可穿戴设备市场一直存在概念火热,市场遇冷的矛盾,一方面是可穿戴概念的持续升温,诸多功能炫酷的概念型产品曝光;另一方面却是市场遇冷,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通过价格战来恶性竞争。乐六平表示,国内外可穿戴市场都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体验不佳、黏性低等问题,很多产品上市时噱头十足,实际的市场反响却并不好看。这些问题也存在于苹果、三星等国内外巨头身上。可穿戴厂商们都一窝蜂聚焦于手表、手环等狭隘的产品领域,可穿戴市场有“走偏”的态势。乐六平认为,可穿戴市场要想取得突破,必须绕开同质化的道路,转向细分、专业化领域,乐源近几年来将产品链延伸至智能腰带、鞋垫、头盔等方向,并结合智能养老、个人健康、户外运动等服务建立整体解决方案。
电池依然为可穿戴设备的瓶颈
智能可穿戴行业作为一个需要大量技术创新为底蕴支撑的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的瓶颈一直制约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例如,智能终端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电池技术发展却相对缓慢,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可穿戴设备对电池柔性的需求将成为厂商竞争的关键点。
乐六平表示,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加、甚至拥有许多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新特性,但是电池似乎永远都没有进步。解决功耗和电池容量的问题一直存在着,电池的柔性和续航能力以及相关器件的柔性,一直以来都是可穿戴设备推广的最大瓶颈。乐源通过整合柔性电池技术资源,产品将在电池续航能力上大大提升。
乐源发力智能养老 可穿戴设备应聚焦细分领域
近年来,乐源数字在穿戴式智能核心技术与云开发应用领域中深度快速发展,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时尚的数字智能产品为户外运动通讯、个人健康实现终端服务。
乐六平表示,乐源近年来深耕智能居家养老领域,智能居家养老的概念是由国外提出,核心在于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多元化传感技术及云端的数据分析能力等科技手段,让老年人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制约在家中安享晚年。随着全社会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如何有效解决老年人群体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从2010年开始,乐源就研发针对老年人群体、涵盖出现意外报警、位置定位、监测心率血压等功能的智能手表,乐源目前拥有自己独立开发的智能养老云平台,致力于提供智能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可穿戴的终端形态离不开“无感化”的原则,可穿戴设备的终端形态未来一定是丰富多彩,但乐六平认为这些都绕不开“无感化”的原则。可穿戴设备在设计上是将技术融入到现有的穿戴里,例如将模块置入到现有的手表、眼镜、帽子、鞋垫、头盔中去,其目标是做到让消费者“无感、无形”。乐六平认为,可穿戴厂商不能为了功能去额外增加用户的负担,尤其是对于产品形态和品质要求更加严格的老年人群体,“无感化”的要求则更高,乐源研发的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智能腰带,在外观上和普通腰带并无二致。此外,可穿戴市场要针对不同领域细分,例如鞋子、鞋垫类诉诸健康记录、预警的功能,头盔类产品则诉诸游戏、教育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