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线聚焦 > 正文

2015年两岸四地智慧型机器人大赛东莞落幕

2015年09月01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3209
[导读]8月28日—30日,“常平杯”2015年首届两岸四地智慧型机器人大赛在东莞常平展览中心完美收官。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东莞讯:8月28日—30日,“常平杯”2015年首届两岸四地智慧型机器人大赛在东莞常平展览中心完美收官。大赛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东莞市港澳事务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常平镇人民政府、亚洲机器人联盟、澳门机器人发展协会和台北海洋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台湾益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首次开启了两岸四地在智慧型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交流与合作。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刘志明,东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小梅,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吕德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处长叶水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刘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力群,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陈允熙,常平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黄庆辉,常平镇委副书记、镇长朱默河,常平镇委副书记、副镇长陈伟国,东莞市港澳事务局副局长王柏桃,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许为豪,亚洲机器人联盟主席梁鈡铭,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黄锦辉,东南科技大学教授谢澄汉,澳门机器人发展协会理事长甘永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亚洲机器人联盟秘书长曾庆龙,台湾益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林孝刚,常平镇副镇长陈锐毅,常平镇人民政府经济科技信息局局长周大伟,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荣,莞龙昌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秋雅等嘉宾、专家和企业界代表600余人出席了首届两岸四地智慧型机器人大赛暨学界研发成果展等系列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力群和亚洲机器人联盟主席梁鈡铭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两岸四地学界研发成果孵化联盟”成立。同时,大疆无人机也受邀到现场助兴,运用其先进的“飞行影像系统”对活动盛况进行全程航拍和精彩的同步视频播放,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智慧视听体验。

  据了解,本次大赛共吸引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两岸四地约130支参赛队伍,近400名参赛队员进行了激烈角逐,其中多次在世界级机器人比赛中斩获大奖的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参赛队悉数到场。本次机器人大赛设有“轮型机器人竞速”、“轮型机器人摸黑”、“人形机器人3米障碍跑”三个项目现场竞技。经过激烈的争夺,来自宜宾学院的万昭富团队、来自哈尔滨华德学院的郑鑫团队,分获轮型机器人竞速S组和T组的冠军;来自义守大学的郑安棋团队、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周帼森团队,分获轮型机器人摸黑竞赛S组和T组的冠军。而人形机器人3米障碍跑项目的冠军,则被兰州理工大学的姚江岳团队斩获。除了比赛外,40余所高校学界机器人项目研发成果展也备受关注,东北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动感过山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爬树机器人”和“宠物机器人”、东莞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的防止疲劳驾驶智能装备“驾安宝”、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团队的专利作品“激光制导遥控车”、香港大学的“MIDbotTMCoder創意編程機械人”、澳门科技大学的“探月數據分析與處理技术”、台湾正修科技大学的“下水道工程机器人”等创新技术和产品均在学界成果展中摘得金、银、铜奖。

  东莞市副市长贺宇在接受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采访时介绍,东莞当前正在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及机器换人,通过此类机器人比赛及成果展,对于促进业界科技发展,推进东莞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东莞也将大力发展机器人相关产业,将着力推进相关科研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

  据悉,举办“两岸四地智慧型机器人大赛”系列活动,旨在推动机器人教育普及、产学研合作、科技新成果孵化,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广泛的合作平台。

  龙昌数码科技(香港)董事总经理梁钟铭表示,东莞是世界工厂,生产企业十分集中,有好的机器人创意项目,在这里可以迅速找到企业进行落地生产。我们联盟的成立,将为以后的校企深度合作和产业成果孵化,搭建了便利的平台,也将为东莞产学研合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在三天的活动现场看到,很多家长携小朋友排队前往观赏机器人比赛盛况,小朋友们一边观看一边不约而同发出啧啧的感叹声。除了机器人比赛外,机器人舞蹈表演、动感过山车、机器人抛皮球等互动体验,还吸引到了香港外商协会、台湾外商协会多个观摩团驻足观看,并对举办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使大家真实感受到我国智能科技发展水平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特约供稿:陆超、曾传勇)

[责任编辑:wj]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两岸四地  机器人大赛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