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融合: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的融合
在大脑中植入芯片,用意念支配行为,在未来能够成为现实?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从浙江大学校园内的实验大白鼠印证了这一画面实现的初步可能:视觉超弱的大白鼠,竟可以“读”懂左行的箭头,乖乖左转,似乎还“听”懂了“向前”的人声,低头嗅地前进。这一神奇现象奥秘在于“生物智能与机器视觉融合”混合智能结果。

视觉增强大鼠机器人:大鼠“认识” 人脸、简单标志等,“拥有”人类视觉认知能力
那么,“意念又如何实现控制?”浙江大学科研人员解释说,“意念反映给芯片,芯片发出指令给假肢”。同样都得依赖假肢,但意念控制却使假肢灵活得多。这一科研新突破,如真正投入应用,可用于救灾抢险。地震救援时,有些地方人下不去,可以让装有芯片的动物下去执行任务。

意念控制大鼠行为
据了解,计算科学先驱图灵博士曾将脑作为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原型,提出了图灵机概念模型,奠定了现代计算科学的理论基础。而认知科学则是将脑视为信息处理系统,将计算机作为脑的原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借鉴的紧密关系推动了计算机(人工智能)和脑科学(认知科学)不断发展,形成了相互独立、互相促进的完整学科体系。

近年来,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脑与计算机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脑(生物智能系统)与机(机器智能系统)的融合—脑机融合,把生物脑的感认知能力与机器的计算能力完美结合,有望催生新型智能融合体系、超大规模ICT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甚至形成新型计算理论,从而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中国智能博览会是以智能体验和智慧生活为主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面向我国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及智能制造产业融合的全国性智能专业展。该“智博会”迄今已在北京、杭州、深圳、南昌成功举办过四届,相继展出智能机器人、智能车、机器鱼、无人飞行器、3D打印等200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及产品,参展企业达到近600家,累计展出面积50000平方米,接待参展观众约120000人次,是中国国内智能化程度高、规模较大、前沿技术最强的专业性展览会。
据悉,今年在浙江省义乌市举办的“2015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智能博览会”,得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义乌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支持,总体展出面积80000平方米,将于11月30日-12月3日在中国义乌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智博会”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智能引领科技变革,创新驱动未来发展”的主体方针,突出展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前沿发展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集中打造智慧能源、智能工厂、智慧农业、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技术产品的智能体验氛围,加速推动智能科技成果与义乌产业园区的资源聚集,不断催生长三角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应用和新经济增长点,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智慧生活,以及改变全球工业革命发展格局和新一轮产业变革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