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 > 专家智库 > 正文

智能型机器人的发展大有可观——李祖枢教授采访手记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重庆大学新闻网     
1153

  2007年海峡两岸机器人学术研讨会暨机器人足球邀请赛即将在重庆大学开幕,11月12日上午9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大自动化学院教授李祖枢先生在主教20楼的办公室接受了新闻网记者的专访。(记者简称“记”,李祖枢教授简称“李”)

  记:李教授您好,很高兴今天能够采访您。您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情况及它的意义吗?

  

  李:2004年,我到台湾地区讲学,在与台湾的机器人研究学者进行交流之后,深有感触。当时就构想我们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两岸学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终于,在多方的支持与共同努力下就有了我们这次的大赛。本次比赛由重庆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及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参加本次邀请赛的有台湾长庚大学、成功大学、淡江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和中正大学五所台湾高校共30多名师生,以及大陆的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重庆大学七所高校。另外还邀请了重庆十多所高校师生参加研讨会和观摩比赛。本次比赛设立了三个项目,微型机器人足球比赛和中型机器人足球比赛以及舞蹈机器人表演赛,共有二十四场比赛。本次大赛旨在加强两岸学者、大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与进步。

  

  记:在机器人的研究领域为什么会选择机器人足球赛这样一种竞赛形式呢?

  李:首先,足球赛是一种竞技比赛,只有通过竞赛各个队伍之间的比较,才能更准确的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其次,机器人足球赛也是一项趣味性的活动,它能够改变机器人技术研究以往高深、神秘的形象,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他们都是这项技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这样就能使机器人技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记:那您能给我们谈谈什么是智能型机器人以及智能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吗?

  李:机器人“Robot”一词起源于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简单说来它是模仿人类的某一方面的智能来进行活动,是一种具有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特性的机器,智能机器人就是机器人发展的高级阶段,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记: 人类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机器人的?机器人经历了那几个发展历程?

  李:机器人技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已经经历了40年的发展,期间它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最初的工业机器人到70年代人类引导型机器人,再到80出现了自由行动型机器人,90年代先后出现了博物馆引导型机器人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高技术的人形机器人。

  记: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经过短短40年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那么你觉得以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期望机器人技术发展到怎么样的一种境界?

  

  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前段时间,比尔·盖茨在《科学美国人》发言说,机器人正在经历PC式发展之路并在微软创立30年后再次向世界预言: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家家户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当然也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抱有很大的信心,希望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更大的角色,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机器人足球赛为例我们的现在的愿望是——在2050年全自主机器人足球队能够打败人类的足球世界冠军队。

  记:我们很期待这场比赛。但是,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此大规模与拥有高智能的机器人会不会有一天对人类“反客为主”,超出人类的控制范围,威胁人类的安全,对于这种想法您怎么看呢?

  李: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于就提出了“机器人开发伦理三原则”: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记:据我们了解,李教授一直从事智能型机器人的研究,也连续好几年担任央视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评委,那么我们想问一下李教授觉得我国目前的机器人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如何?

  李:应该说实力还是不错的,每年的比赛我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特别是今年我们在这个比赛中还获得了冠军。

  记:那重庆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处于怎么样的水平?

  李:总体来说重大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一流的行列,特别是我们提出的“仿真智能控制”理论,它在工业过程控制和难控对象控制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记:最后一个问题,据李教授说现在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到了很高的阶段,那请问就普通民众来说我们怎么能感觉到智能型机器人的发展影响日常生活?

  李:智能型机器人现在银行、保安领域其实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没有跟上,其实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是有的,只是制作的费用过于昂贵,不是普通民众能够承受的。关于这方面我们期待在以后的岁月中有所改进。

  采访后记:对李教授的采访虽然只进行了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但是他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本次机器人足球赛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采访结束后李教授带领我们到机器人实验室观看了即将参加机器人舞蹈表演的机器人,并且简单地介绍了其它一些机器人。我们期望本次海峡两岸机器人学术研讨会暨机器人足球赛邀请赛取得圆满的成功,也期待李教授的研究事业更上一层楼,期望智能型机器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惊喜。

[责任编辑: wj]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