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所发展起来的新的信息技术使用平台,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急救物联网是医疗物联网中的一部分,能够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从而缩短救治时程,降低死亡率。
在2014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座谈会上,贵阳市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贵阳市将与北京市科委共同策划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其中包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急救领域,建立高危孕产妇、胸痛等医疗急救体系。
据介绍,继去年9月贵阳市与北京市科委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平台建设、技术协作、项目招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两地的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对京筑的创新合作给予高度评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的合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共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最关注的是对创新的认识,在一个共同语言的条件下,尽管我们的阶段不同,但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下一步,双方还将进一步强化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方面的合作。“将在北京市科委的帮助和指导下,共同策划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急救领域,建立高危孕产妇、胸痛等医疗急救体系。”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少荣说。
急救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ICU,即地方医院可以实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到中心医院,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内急救电子病历和信息的共享,有效提高地方医院对复杂疑难病例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