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百家争鸣 > 正文

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发展前景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1145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讯:第三届信息化创新克拉玛依国际学术论坛以“智慧城市、智能油田”为主题,定位为国际化的数字城市、数字油田技术交流的盛典;国际化的智慧城市、智能油田研究者的交流平台;中国数字城市、数字油田建设者和最终用户的年度盛会;信息产业、数字城市、数字油田建设技术与设备的洽谈交易会。

  作为第三届信息化创新克拉玛依国际学术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城市专题论坛昨天在市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14位来自国内外从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春鹏在主持当天的论坛时表示,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也是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董春鹏认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推动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促进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将为我们带来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因此,作为智慧城市的构架者、建设者、应用者,希望大家围绕智慧城市的发展环境、模式、趋势、公共管理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展望智慧城市的未来。”董春鹏说。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谢忠则从信息化创新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打造真正的智慧城市,关键在于各类信息应用的共享,摆脱目前各自为政的“孤岛”现状。

  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有154个城市计划投入1.5万亿的资金建设智慧城市。目前,我国共有230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预计今年全国智慧城市的投入将达到1700多亿元的规模。

  对此,华为公司业务中国区总工程师胡善勇在发言中表示,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胡善勇解释说,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大量涌现,但人口的急速增加也给城市带来了各种问题和压力。只有将智慧化与城市化携手,才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胡善勇在发言中阐述了华为公司“一站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架构”的理念和操作方法。

  在中兴通讯中国区政府行业部副部长张军看来,政府是智慧城市成功落地的保障。因此,他的观点是政府应从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总体需求出发,自上向下统筹并协调各方资源,明确各项任务的关系,系统地设计目标的实现路径。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新加坡著名智慧城市专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李林的认同。

  李林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在政府“一把手”的统领下协调政府各部门资源,才能有效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的机制,以及建设保障体系。

  李林还强调,在中国,很多人把智慧城市看成是一个业绩工程,这是个错误的理解。智慧城市是要解决现存的很多社会问题,包括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如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问题。

  “所以,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应该是一个惠民工程。”李林说。

  关于智慧城市理念的由来

  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新的突破口,期望刺激受世界金融危机重创的经济全面复苏,期望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继续实现对全球经济乃至政治的掌控。2008年,IBM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和愿景。智慧地球最有可能从城市建设开始及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将为城市转型升级及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即智慧地球赢在城市,智慧城市赢在未来,并将引导城市迈向一条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有两种驱动力推动,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人类科技进步的又一次新突破。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