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 > 互联网+ > 正文

农业物联网助力我国设施农业精准高效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1006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5至2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上海展区,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左岸芯慧)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展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左岸芯慧在现场架设了用于实时监测的传感器和云平台。公司销售经理吴昊掏出手机,点开软件系统“我的农场”,就显示出“高精度光照”“溶解氧温度复合电极”“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指标的数值。12时51分,传感器显示展区二氧化碳浓度为1197ppm,还能查看浓度变化曲线。“你看,九点之前展馆人少,二氧化碳浓度曲线平平的,10点之后进人越来越多,曲线陡然向上。”吴昊说。他把手机上的风机按钮打开,风扇就转开了。

  2014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十二届农交会期间同时举行,其中26日召开了农业物联网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分论坛。与会的有关人士认为,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方兴未艾,正在助力我国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更加精准高效。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论证,今年6月份,我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包括148个硬件设备、80个软件系统、39个应用模式、43个市场化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涉及农作物设施农业、“四情”监测、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业和领域。

  还以左岸芯慧为例,吴昊介绍,公司去年的客户已经达到了几十家,用户种植养殖品种附加值一般比较高,如铁皮石斛、南美对虾等。比如在南美对虾池里放置传感器之后,就可以掌握硝酸根、磷等成分情况,然后采取措施,实时改善水质。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一套应用于大棚的农业物联网设备(主要包括常规的传感器和云平台,不包括风扇、湿帘、灌溉、天窗等外接设备),成本在八千到两万元之间,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出值相对较高的设施农业领域。由于生长环境实现了实时监测和调节,非常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另据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北京、黑龙江、江苏、天津、上海、安徽、内蒙古、新疆等8个省(区、市)承担的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已先后启动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云平台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