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需 > 智能装备 > 正文

6千米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发成功

2015年09月02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2837
[导读]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AUV)(‘潜龙一号’)实用化改造”课题,日前通过了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验收。

  (记者彭科峰)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AUV)(‘潜龙一号’)实用化改造”课题,日前通过了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验收。这意味着我国首台6000米深海水下自主机器人的研发宣告成功。

  该所科研人员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突破了总体集成、深海导航与定位、布放回收、深海探测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首台6000米AUV深海实用性装备,且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潜龙一号”在我国首次开展了深海近底地形地貌、浅地层结构、海底流场和海洋环境参数的综合精细调查应用。

  “潜龙一号”的相关研发于2011年立项,2012年底完成研制工作。自2013年以来,“潜龙一号”先后完成了两次湖上试验和三次海上试验,同时还圆满执行了两次大洋应用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达到了课题实用化目标。

  在试验和应用期间,“潜龙一号”累计下潜122次,在近海底累计工作236.5小时,航程达712公里,最大潜深达到5213米,单次下潜水下工作时间达到31小时,获取了大量声学和光学探测数据。课题由沈阳自动化所负责总体,联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

  “潜龙一号”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大范围精细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察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使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及产品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潜龙一号”已搭乘“向阳红10”在南海顺利完成了综合试航,并将于今年11月与“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察系统”共赴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执行大洋第40航次任务。

[责任编辑:wj]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