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展示用手机控制智能家居的电器设备。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在已经看得见的将来,基于物联网技术无处不在,或许我们很难再找到没有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哪怕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电灯、水壶、开关,物联网正以多样化的形式“入侵”我们的生活。
仍然觉得不够具体?没关系,再过两个月,市民不妨去惠州仲恺高新区的科融创业大厦看看,2016年元旦后,总部落户于该大厦的物联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联微电子公司”),将利用公司的物联网无线芯片技术、产品,对大厦进行“量身物联改造”,将其变身为一栋名副其实的“智能楼宇”。
南方日报记者 张昕
小小插座“藏玄机”芯片是核心竞争力“下班回家的路上,只要轻点手机,家里的空调就默默地开启了,阳台的热水器、厨房里的电饭煲也开始工作,这就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生活……”
仲恺高新区科创大厦18楼,在靠落地玻璃窗的一间装修成家居场景的展示厅内,物联微电子公司项目总监陈万用一部智能手机,向记者实地演示智能家居生活场景。
在模拟场景现场,灯泡成了种非常直观、入门的物联网家居体验,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现远程开关灯、预设开关时间、调节颜色和亮度等操作,甚至还能实现灯光随音乐闪动的效果,把房间变成炫酷的舞池。
那么,是不是灯泡、家居设备本身就已经智能化了?其实不然,玄机藏在插座里!
“插座可以说是一切家用电器获得电力的基础接口,如果它具备了连接互联网的能力,电器自然同样可以实现。”陈万说,只要在插座内安装物联网无线系统芯片,在结合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就能形成一个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仍以灯泡为例,普通的家用LED节能灯泡就能实现智能操控,而控制系统还能够监测灯泡等设备的用电量,生成图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节约能源及开支。
陈万介绍,在目前的物联网业界,芯片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备研发、生产芯片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而物联微电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物联网无线系统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家既提供芯片研制、又提供芯片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
智能改造各类设备电梯故障一目了然
物联网的基础是物物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联通的核心则在于“芯片”,而应用范围却远不止家居生活。
“物联网技术应用还有很多,我们平常都会接触,比如安防,马路上的摄像头应用物联网技术后,摄像头能感觉到前方有车来,然后自动拍照。”陈万说,如今不少办公楼、居民小区的电梯都用了物联网技术,维保人员坐在家里、拿着手机,就能知道哪部电梯出了故障。
目前,物联微电子公司开发的技术和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抄表(水、电、气)系统,智能工厂、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陈万介绍,公司在美国、乌克兰等地都有分公司,已承接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智能电网、智能路灯、智能家居等项目,并在“一带一路”新战略背景下,接到中亚国家的订单,如美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法国巴黎智能交通,乌克兰智能抄表系统等。
“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的智能抄水表系统,一个芯片可以管256个水表,信号穿透力比一般抄表系统要强50%,在乌克兰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用担心。”陈万说。
同时,公司还对部分传统制造类企业(工厂)制定物联网技术应用改造方案,此前就为一家电子厂的原有机器设备进行智能改造,改造之后不仅可以知道哪些机器在生产,哪些在维修、哪些在停工,还能分析能耗主要是出现在哪里,实现用电量节省30%以上,机器利用率增加20%以上。陈万透露,事实上,类似的智能工厂改造成本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昂,以一个1000台机器、3000人的工厂为例,智能改造成本需200万元左右,但用3个月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目前,物联微电子已与仲恺高新区方面签订协议,准备2016年元旦后着手对仲恺高新区管委会所在的科创大厦进行“智能改造”,用的就是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届时,仲恺科创大厦将变身为一栋名副其实的“智能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