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企 > 智能硬件 > 正文

外骨骼机器人大盘点系列之一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     
6650
[导读]人类一直梦想着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背得更重。这些想法一次又一次的被作家和导演用虚拟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外骨骼技术的出现,使这个梦想变得不再遥远。

  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讯:人类一直梦想着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背得更重。这些想法一次又一次的被作家和导演用虚拟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外骨骼技术的出现,使这个梦想变得不再遥远。

  外骨骼这个概念的出现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通用电气研究中心研制了一个叫做“Hardiman”的人体力量增强器,这个大家伙重5900N用液压驱动,最终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它也只有一只手能够活动。之后外骨骼研究陷入了低潮。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人类在计算机、控制和驱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二十世纪末,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认为当前技术已经足够设计出理想的外骨骼了,于是投资5千万美元就设立EHPA的计划用于研制外骨骼技术。从此,外骨骼技术的研究进入了高潮,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各个研究所、高校和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外骨骼机器人。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外近10年来推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外骨骼机器人。

  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下肢外骨骼(BLEEX)

  左图为第一代BLEEX,右图为ExoHiker

  至今在研究领域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要算是伯克利下肢外骨骼机器人(BLEEX)了。200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AZAROONI教授领导的团队推出了BLEEX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负重333N的情况下以1.3m/s的速度工作4小时。之后经过在BLEEX上面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团队对原来BLEEX进行了改进,于2005年一月份推出了他们的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ExoHiker。ExoHiker与BLEEX一样都是由液压驱动的,但是在机械结构上面有了很大的精简。

  在实际测试的HULC

  然而KAZSROONI团队把研究的技术转给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该公司在ExoHiker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于2009年推出了负重外骨骼机器人(HUCL),这套装备主要用在了军事上面,穿戴HULC的士兵可以负重200磅的情况下,轻松进行深蹲,跳跃,爬行等动作。

  eLEGS帮助残疾人重新站起来

  而KAZAROONI教授的团队的研究转向了医疗方面,团队里面的成员成立了公司伯克利仿生公司(Berkeley Bionics),该公司于2010年10月推出了eLEGS外骨骼机器人,这个外骨骼系统可以使那些残疾人或者有运动障碍的人可以重新站起来。现在这个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美国丹佛克雷格医院(Craig Hospital)投入使用了。

[责任编辑:lyy]
转载申明: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外骨骼机器人  BLEEX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10-57188978
投稿:zgznhcy@ciiip.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
网址:www.ciiip.com
关于我们
加为微信好友